“我活了一輩子, 卻從未好好過日子”, 這是臨終病患最說的一句話.
這本書的作者, 用寫信給他老闆 (其實是給他自己) 的方式, 來挖掘他內心深處對生命的意義. 這本書裡呈述的, 多半是你我都已經知道, 卻沒有勇氣改變的,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根深蒂固的認為, 我們必須”賺錢維生”, 而那樣的認知便是讓人們不幸福的起因.
美國作家梭羅, 在十九世紀就說過, “沒什麼人比那些把大半輩子用來賺錢為生的人更可悲的了”.
“如果我們必須賺錢維生的話, 那就意味著生命已經奄奄一息了.”
“人生, 如果只是賺錢維生, 日子就會變得複雜, 最後生命會被一股強烈的失落感所威脅, 解決方式就是選擇安穩的生活, 只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天賦卻因此被犧牲掉了, 但是你不能老是以為, 只要賺了很多錢就會有幸福人生, 卻完全不顧自己被壓抑的渴望和天分.”
“實際上我們的生活, 往往是用忙碌去填補貪婪造成的空虛; 忠於自己, 生命就已經夠豐富了.”
多數的人求學時選擇的是未來好找工作的科系, 畢業後求職找的是薪水好和福利好的工作, 但是少有人是認真問過自己, 我喜歡這份工作嗎?
“一個充滿感動的人生, 應該是我們的能力, 熱情, 和日常工作的交集, 也就是職業和熱情的結合, 這樣, 工作這二個字的價值才會提升, 創造力將由此產生. 當你把熱情和你特有的天分相結合時, 你不但能發揮長才, 而且做起事來格外得心應手.”
“人心就像降落傘, 不打開來就毫無用武之地.”
“恐懼是我們最大的絆腳石. 你的恐懼是你一再加諸在自己身上的威脅, 而這會阻礙你成為一個具有競爭力的人.”
“探索這一生最想做的事, 最困難的部份並非預設退休後想過的生活, 而是你現在要怎麼安排自己的生命. 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足以讓你好好重新認識自己.”
“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要航向哪一個港口, 那麼, 任何風向都對你不利.”
“我們應該把注意力特別放在自己與眾不同的特質上, 重視自己的才能, 接受自己會有做得到和做不到的事. Be the best of you, not better than you.”
“世間這麼多人覺得不幸福, 主因是, 人們常沉緬於自憐自艾之中 (被害者症候群). 你絕對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只是有些人不懂得珍惜自己擁有的機會. 生活環境是威脅, 還是機會, 由你自己決定.”
“機會不只是運氣的果實而已, 他是可以被創造的; 為了創造機會, 我們必須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甚麼. 生命中各種機會的質與量, 直接取決於我們面對機會時的態度,
當你在汲汲營營時, 生命就這麼擦肩而過了.”
“只有終其一生都在做自己討厭的事的人才會想退休” – 伍迪艾倫.
“很少人是與生俱來的天才, 天才背後的創意, 往往是堅持, 耐心和專業的成果. 為了把機會建築的更加堅固, 必須用恆心當水泥.”
“妨礙我們達成目標的人, 總是我們自己, 當我們替自己的失敗找藉口時, 最好的方法就是歸咎別人.”
“用你自己的方式和標準定義成功, 做你真正喜歡的事, 這很重要, 因為唯有如此, 當死神靠近時, 你才能從容地感激生命給你的一切, 或許, 這就是對成功最好的定義了.”
要記得, 你在人生上所做的每一個選擇, 都會有不同的結果. 這一生都是你的機會, 只要你願意真誠面對自己, 下定決心改變態度, 一定能擁有充滿幸福, 創意與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