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Pampered Child Syndrome

「21世紀全球父母的難題溺愛戰爭」 有一種病毐,正在全球各個角落肆虐,對著孩子們發動攻擊。  

如果你是個非常疼愛孩子的父母,小心了!

這個病毐的感染源不在空氣中,被感染也不會發燒、嘔吐, 但日子一久,孩
子可能出現七大負面人格特徵:驕傲、憤怒、妒嫉、懶散、暴食厭食、陷溺、貪婪,從而影響一輩子的競爭力。

現象:千禧之子常見被溺愛兒裡症候群這個病毐帶來的症狀,名叫「被溺愛兒童症候群」(Pampered
Child Syndrome),  感染源只附著在父母身上;在1980年以後出生的人,發病率尤高。

這已成為二○○○年以來全球兒裡教育界最憂心的現象。 

卡拉(Carla Wagner),十七歲,美 國佛羅里達州學生。這一天,她用美國運通金卡消費了一杯龍舌蘭,酒後,她駕著Audi
A4揚長而去,撞到了一位女學生。當法院打算以酒醉駕車及傷害的罪名起訴她時, 她的父母問法官: 「那麼,卡拉今年夏天是不是還可以像往年一樣到巴黎度過夏 天?」

這是二○○一年八月, 美國(時代) 雜誌封面故事裡的真實案例,該主題係探討美國小孩被溺愛及父母企圖扭轉這個風氣的情況。

二○○五年十月,英國(泰晤士報)也刊出一篇專文: 如何終結被溺愛兒童症候群」,文中提到一個案例:「她,只有十三歲,已經有了第一次性經驗,
用違禁藥品,自 殺過一次,每次離家出走都要好幾天才回去。」

你可能會認為,這個少女成長於暴力家庭? 事實不然! 她的父母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總是細心呵護她,給她一切她所要的,讓她成為家中的「老大」!

這個女孩,正遭受「被溺愛兒童症候群」的侵襲!

調查:三分之二父母,承認孩子被寵壞, 不止英、美 國,這股病毒也入侵了台灣。

阿文(化名,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時,媒體不得報導該兒童及少年之姓名),
基隆某國中三年級學生, 國小時,他很聰 明,父母極度寵愛, 一次他欺負同 學,老師請父母來學校, 她的父親,從BMW 座車下來, 就怒氣沖沖直奔導師,母親則穿著水藍色碎鑽小禮服,隨後跟來,
父親劈頭說: 「我的兒子,我很了解!」母親再說:「我家阿文很乖,一定有人激怒他,才會欺負人。」 阿文就這樣一直被護著進入國中。

國一時,阿文的學習狀況有了變化。數學老師發現他連簡單的運算都不會,請父母來校了解狀況,
導師說:「也許 他要去檢定一下智力…」話還沒完,阿文父親拍桌:「你腦袋才有問題!」

升上國二,父母這時才意識到事態越來越嚴重。 父母決定帶他去鑑定。

鑑定結果出爐,醫生說:「阿文是抗拒學習,而且懶惰,造成智力退化。」

夫妻倆回想著過去一味稱讚阿文的結果, 竟讓兒子變成這樣,兩人楞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語。

過去,人們總高唱「給孩子的愛永遠不嫌多」, 但如今,過多的愛、不當的愛,卻讓孩子們失去競爭力,甚至產生負向性格。

以下六個數據,分別來自2001年哈佛大學的研究、 2001年CNN及(時代)雜
誌聯合進行的民調、 2002年美國非營利公共意見研究團體Public Agenda的調查:

1.80%的人,都認為今天的孩子比十年或十五年前被寵壞了。

2.三分之二的父母承認自己的孩子被寵壞了。

3.七五%的人認為,現在小孩比以前做更少的家事。

4.只有九%的成人認為,他們在公共場所看到的孩子「對成人有所尊重」。

5.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師,因為「無法忍受」學生的行為,認真的考慮離開教職,或他們知道有人因此離職。

6.也是最驚人的數據:一九八四年時,孩童可以影響 父母達五百億美元的消費。

到了二○○一年,這個數字達到三千億美元。更進一步推論,父母給孩子的物質享受,
比上一個世代整整成長了五倍!(編按:這段期間兒童人口數僅成長一五%)

這些數據共同指出一個現象:孩子對父母的控制權越來越大,但其被寵壞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
五倍的愛,五倍的物質,孩子消化得了嗎?

病源:嬰兒潮後期出生的父母兒童心理學先驅、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金德倫(Dan
Kindlon),以美國九所學校逾千戶家庭為樣本,研究四至十九歲兒裡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後, 提出一份報 告。該報告指出,嬰兒潮後期陸續誕生(一九五五至一九七九年)的父母,很容易變成溺愛
的父母, 他將其稱為「溺愛世代」。

原因有三:

一、他們在物質上比上一代富裕;

二、孩子生得少;

三、他們揚棄權威的教養方式。

在溺愛世代的家庭,美國的平均孩子數目已從四個變為兩個;

台灣每個家庭孩子數則僅1.18 們的孩子享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愛。

而這一代的父母過去都被權威方式管教因此他們質疑權威如今他們選擇與兒女做朋友、採取寬鬆的教 養方式。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