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學期拿了一堂Photography Concept Class.
Concept在字典上翻成概念, 觀念, 想法, 講白話一點, 就是如何讓你的相片呈現你想表達的訊息, 因為相片是靜態, 不像影片是動態, 攝影師如何在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 讓他的相片不靠標題, 就能說話, 讓觀賞者能夠清楚得到攝影師想傳達的意境, 是一門大學問.
第一堂課上完的攝影作業, 主題是Fear (恐懼). 老師沒多做解釋, 就是叫你回家拍照, 下週上課要交一張8×10的相片, 供全班同學欣賞講評. 我腦袋裡有很多點子.
點子一: 找一處有幾間房子要被法拍, 門口有插著Forclosure的牌子, 也許加人入鏡, 也許就拍房子, 因為我想, 自己的家要被拍賣, 那時的心情應該是很恐懼吧. 這點子好像不錯, 等到我要找房子的時候, 才發現找不到一處有連三棟房子門口有插法拍牌子的, 有的房子太漂亮, 不符合我心中那種屋況殘破的樣子, 只好作罷.
點子二: 以前老公在高科技業工作時常要出差, 我自己一個在家很害怕, 所以晚上要睡覺時都是把全屋的燈都開著, 想把這個感覺拍出來, 卻老是拍不出 "心中" 的恐懼, 只好作罷.
點子三: 請老公拿一把大菜刀, 做著要砍我的樣子, 我站在他面前蹲低拍攝, 想拍出老公要謀殺我的恐懼瞬間, 結果試了幾次, 老公一直笑場, 只好作罷.
點子四: 這裡的Liquor Store 外面都有鐵窗, 本想拍那個鐵窗, 讓人有不安全的恐懼, 但是每次我找到一間看起來很可怕的店, 門口總是有人閒晃, 我一個東方女子拿著一台不算便宜的相機走上前去拍鐵窗, 好像很奇怪, 只好作罷.
點子五: 我們中國人對死和墳場總有一份禁忌和恐懼 (美國的Cemetery像公園), 所以我去公墓拍 (可惜找不到亂葬崗). 第一次是傍晚去拍到黑夜, 傍晚的感覺太亮, 不夠恐懼感, 天黑後拍出來的相片都有點模糊, 因為忘了帶腳架 (也未必是壞事啦). 而所以第二次是一大早, 剛好有霧籠罩, 呈現另一種神祕感, 最後決定交有霧籠罩的這二張相片, 看倌您覺得直幅的還是橫幅的比較有恐懼感啊? (這張牽扯到文化差異, 白人其實覺得墳場不可怕)
你也可以自己試試, 想想你對恐懼的想法, 然後拍一張有恐懼感的相片來分享啊.
Next Week: Isolation of Subject . . . . . . . 給我一些點子吧
有趣的主題作業. 拍得很好–如果在台灣亂葬崗拍會更有”fu”…lol
我忽然想到…要是請妳老公披著白床單站在大霧茫茫的公墓裡,遠遠的就好,那似有若無的白影應該會非常的有恐懼感。
我覺得直的比較有恐懼感,其實兩張都沒有給我恐懼的感覺,但是橫幅太寧靜了,讓人不會注意到那是公墓,所以我選直的。
新網誌換了喔,有空來看看。
Carrie
Teresa,
如果找得到亂葬崗當然是最好不過啦
可惜沒有分身在台灣
不然請分身去幫我拍一張回來繳
等著看同學的反應肯定有趣
Carrie,
大霧是可遇不可求
所以你的點子我會記起來
也許下次有機會用
不過我事後是有想到也許用長時間曝光
然後我可以慢慢走過鏡頭前
或是從後方的墳墓慢慢走過
應該會拍到人影閃過的景像
你說的跟我白人朋友說得一樣
他也說橫幅的太靜
要我改直幅
不過他也說以白人的眼光看沒有恐懼感
所以他說這大概就是文化上的差異了
看來我明天上課要解釋一下了
Next Week: Isolation of Subject . . . . . . . 給我一些點子吧
嗯,我知道大物是可遇不可求啊。
我剛剛又想到了一個點might make your photo look scarier…既然妳要拍靜物,那就要找一個本來看起來就有點恐怖感的,例如一顆詭異的大樹(Cupertino就有一棵),大霧的時候拍起來真的會給人有走進迷霧森林再也出不來的恐懼感, but it’s too late now. oh well…
關於下周的主題,可以請妳開篇文解釋一下嗎?我看了標題完全沒有辦法抓到妳的意思。(英文太爛了?)
好可怕,半夜時分跑來這裡.竟然看到這…..>_<
,,下禮拜我尪出差,你要來陪我睡…我會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