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回台灣去台安醫院做健診, 而這次回台灣, 除了一般基本檢查外, 還決定做大腸鏡和胃鏡檢查(因為從來沒做過). 檢查前三天就要開始做飲食控制 (低渣飲食 – 不吃含鐵, 高纖, 太油, 難消化的食物), 第二天晚上要吃軟便劑, 第三天晚上和檢查當天一大早要喝清腸水, 檢查前一晚的十點後就不可以再進食或喝水.
大腸鏡和胃鏡檢查是同時間做, 有麻醉 (最輕微的靜脈注射麻藥), 所以一覺醒來就做完了, 完全沒感覺, 反而是醒來後的半小時內比較不舒服, 因為大腸有皺摺, 他們需要打氣進去撐開才方便檢查, 所以半小時內會覺得肚子很脹, 腸子翻滾的時候很痛, 但是隨著不斷地放屁和打嗝會慢慢恢復正常.
昨完一小時內不可進食或喝水, 一小時候可以先喝水, 如無不適, 可以選擇吃好消化的麵條或稀飯, 當天還是不要吃高纖難消化的食物, 隔天就可以正常進食.
因為我的健檢是自費, 如果他們有看到大息肉就會直接切除檢驗 (息肉有可能會變成癌症), 所以建議一周內不要出遠門, 因為怕萬一出血, 需要回診.
回診看報告的時候, 醫生說大腸很好, 除了最尾端還有一點點便便沒清乾淨, 有一點內外痔 (電腦族大概都有的職業病), 每五年再做大腸鏡追蹤就好.
而胃的部份, 雖然切片檢查沒查到什麼, 但是有許多小息肉 (只切除大息肉), 醫生建議我每年要做胃鏡追蹤.
其他檢驗項目, 除了好的膽固醇偏低外 (三年下來, 越來越低47/44/42, 要50-200才算正常), 其他都很正常 (去年三酸酐是212, 今年只有144, 我有運動, 三酸酐就會降低), 回家後得再調整飲食和補充魚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