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人工貴,還需要預約時間,何況各式各樣的DIY書籍很多、 Home Depot (專賣居家裝潢材料的大型連鎖店) 到處是,外加大大小小的獨立裝潢材料店家也很多,於是大部分的美國人都是自己裝潢自家的浴室、客廳、臥室、庭院,有些人更利害的連廚房都自己來。
我和老公雖然沒裝修經驗,但倒也樂於一試,從三年前買了房子後就開始了五年計畫,每一年都有大小不同的裝修計畫,還沒搬進去新房前剛好是聖誕節的長假,夫妻二人每天早出晚歸,在新房裡大肆粉刷,每天十小時,整整二週,因為要先將要油漆的周圍貼膠布,光是貼膠布就是一個大工程,加上有的木板需要先上Primer,有的要上二次,中間要等乾,然後油漆也要上二次,中間也要等乾,油漆看似簡單,其實也有學問的。我從完全沒油漆經驗,到二週後漆完整間房子也算半個專家了。
然後拆掉主臥室衣櫃內那跟木棒,換上從Home Depot買來各種不同的鐵架,量身訂做,增加了數倍衣服的收納容量。搬進新家後,又將書房的地毯換成拼裝式木地板;將紅磚式的火爐漆成白色外加彩色甩漆﹝挺像現代派畫家的作品﹞。
第一年就在各式各樣的小工程下結束,第二年開始的第一個大工程:重新裝修客用浴室。
在開始動工之前,我們花了大約半年的時間,翻遍各式各樣的浴室裝潢書籍、設計、到處尋找材料﹝地磚、瓷磚、浴缸、洗臉盆、水龍頭、馬桶、鏡子、燈、毛巾衛生紙架、等等﹞,到將整間浴室拆的一乾二淨,然後將水泥板全部釘上牆,到整間牆壁舖滿瓷磚、地上舖滿地磚、將浴缸、洗臉盆、水龍頭、馬桶、鏡子、燈、毛巾衛生紙架全部安裝好,整整費時「一年」。
看似容易,其實狀況蠻多,因為很多事是你事先不知道,等到整間都拆乾淨了才會發現問題的。加上只有週末有空,有時候週末還沒空,就這樣耗了一年才大功告成。
看了Before and After的照片,相信大家都會同意,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因為當初我們有請承包商來估價,光是工錢就要一萬多塊,所以這部分我們就自己賺啦,那材料部份就可以用好一點﹝大概花了五六千塊﹞,看起來可是像請專業的人來裝修的喔!
有了這次的經驗,我們又開始主臥室浴室裝修工程,又從翻遍書籍、設計、到處尋找材料,到將整間浴室拆乾淨,目前還在進行中,希望暑假能完成。
同時間,廚房也將進行大規模整修,由於牽扯到安全問題,我們將請專業包商來做,但是事先的工作可一樣不少,從翻遍廚房裝潢書籍、設計、到處尋找材料,也是花了幾個月的時間,預計感恩節前會完成。
自己裝修的心得是,提早開始設計部份的工作,將最後的設計稿定案,確定所有的材料,因為要夫妻二人都同意的設計和所用材料是最花時間的。很多時間都是用來討論、修改,等到雙方都同意的設計和材料後,就可以開始到處找材料,很多時候,想要的材料剛好遇上最好的價錢都是在無意間碰上的。
舉幾個例,主臥室的洗臉盆是剛好遇到展示間的展示品打折,剛好又是喜歡的款式就買了,先放在車庫二年。廚房大烤箱,事先已經確定了想要的牌子和型號,無意間在逛EXPO的時候看到有客人因尺寸不合退回,那位客人當初買的售價與如今我要買的售價,因為歐元匯率調動關係,已有價差,加上因為是Return,雖然全新未拆,還是當作Return產品給了折扣,這一來一往的價差足足差上一千塊。我無意間看到,喜出望外,趕緊跟老公說,要他掏出信用卡,先買了再說,因為這一等一的好運可不是天天有,等你回家考慮一下回來就沒了。廚房用水龍頭,我想要的款式特殊,類似的款式選擇不多,但是我又特別想要某個樣子,到處找都找不到,就在我快要放棄之際,無意間又在某個展示間發現,又因為是展示品而有折扣。
所以才提醒大家,先將裝潢的設計和用材確定,花多一點時間在尋找材料上,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好價格,而這些價格都是可遇不可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