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在HP Pavillon是不是有活動啊? 昨天下午要開車回家時, 就發現停車場只能出不能進, 結果今天早上要去停車趕火車時發現, 平常這時候還有很多空位, 今天三個停車場卻全部客滿, 沒辦法, 只好開車去Millbrae 在改搭Bart去舊金山, 好在Highway 101沒塞車.
今天上課討論作業Isolation (我把班上同學的相片補貼到那篇文章最下面, 請移架觀賞), 不知道是文化差異, 還是我資質差, 老實說, 好幾位同學的相片我都是有看沒感覺 (不知道看倌的想法如何), 但是我又不敢說, 所以只好聽其他同學說.
這週的主題是Objective & Subjective, 以同樣的拍攝主題, 依照客觀的角度和主觀的角度, 分別各拍一張, 以上是老師說, 請他再講詳細一點, 他要我們自由發揮. 就我的認知, 大概就是同一個主題, 你猜想一般大眾看那個主題的角度拍一張 (雖然大家看的角度肯定不一樣), 然後再按照你攝影師的觀點 (也許取景角度不同, 也許焦距不同), 再拍一張. 我找了去年拍的二張相片來做樣本, 我的認知對不對, 就等下週二上課才知道啦.
一般人看到小溪瀑布, 我想大家的眼睛看到的差不多就像上圖那個樣子 (Objective), 什麼都看到了, 卻什麼都不記得, 因為太多東西入鏡. 我當下看到這個瀑布, 和大家看到的樣子是差不多, 但是我會開始在這個景的附近走動, 希望能縮小範圍, 找到一個構圖是可以讓人印象深刻.
在拍過數張不同構圖, 角度, 焦距的相片後, 我挑這一張因為我覺得它比較接近我要的樣子 (Subjective), 比起第一張要乾淨的多. 你覺得呢?
以下二張是我交出去的作業 (不過那是我三年前剛買單眼相機時第一次外拍的相片):
上完課我再來補貼同學的相片.
嗯~ 我同意妳的看法
第二張比較切入主題 比較有focal point
第一張也不是不好 只是線條太多 眼睛不曉得要看哪裡
看了你的同學的作品之後,我很好奇老師的評語是什麼. 大部分的作品都不知所云, 只有燭台的那張, 可以了解他想要藉光線區別初一個主體,但是,構圖不夠美,相機的功能掌握不好,失焦了.
我也覺得第二張點出了主題,第一張的景太雜了. 不過還是很想知道你的老師對 objective/subjective 的定義是什麼.
juicy8914,
其實這就是遊客(非攝影師)和攝影師的差別吧
差就差在那個看景的眼睛
很多遊客都是相機拿起就拍
東拍西拍 拍個幾百張
想說總會有一張好的
攝影師通常都是先走來走去
腦袋裡先想構圖
想的差不多了再拿出相機拍
也是拍個幾百張
但是卻不是靠運氣
shihling,
其實老師和同學都對其他人的作品有很高評價
花很多時間討論和建議
但對我的作品就不甚有興趣
所以我才會納悶是不是文化差異的關係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家的拍攝喜好都以人物為主
老師是以拍攝Fashion, Model, Portrait為生
同學的喜好也以Portrait, photojournalism, documentary, Travel 等為主
感覺上我是班上唯一一個不拍人或者不是以人為主的
(也是唯一一個亞洲人)
也許是因為這樣
他們對我的作品沒興趣
我對他們的也沒感覺吧
老師沒說他對objective/subjective的定義
他只說了我文章說的那樣
同學追問
他也只笑不答
要我們自由想像發揮
你這樣一說,我更糊塗了. 你的同學的作品,好幾張是利用人物的服裝顏色差異來凸顯,還有球鞋的那張只是聚焦的差異,這樣子就算isolation嗎? 如果是這樣,那你的第二與第三張就很符合. 我不知道最後你選了哪一張. 感覺上這門課還得抓住老師的胃口才行. 我必須說興趣確實會影響欣賞的程度,像我老公很愛拍macro,每次他秀給我看,我都會直說”又來了”,他倒是看了又看愛不釋手.
我的G10今天到了. 我打算先試拍個一陣子,再來決定要不要加 converter.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認知上的差異
但是老師又老是說自由發揮
他們的風格我摹仿不來
我也不願意為了討好他們而委屈求全
(我都幾歲了, 哪還在乎他人的想法)
所以我還是照我的意思拍
他們喜不喜歡是他家的事
反正只是一堂課而已
我最後是選第一張
因為那是我最有Isolation感覺的 (而且是在灣區拍的)
他們有的說 I wish to see more horizon,
有的說 划船的主題放在太中間
(三分法我懂, 但是這一次我是刻意放中間的)
有的說 也許加強Contrast一點
總之 我覺得他們很敷衍
我是無所謂啦
雖然一堂課很貴
不過沒有學到東西是讓我比較介意的
我贊同興趣會影響欣賞的角度
但是我想一張好的昆蟲微距
就算我不拍昆蟲
我應該也懂的欣賞吧
喜不喜歡則是另外一回事
等你G10用了一段時間
來分享一下使用心得
也許別人也考慮G10
我寫email去給老師
問他為什麼我的相片都沒有花到甚麼時間討論
結果你猜老師說甚麼
他說因為我的相片拍的太好
沒什麼好討論的
其他的同學需要比較多幫助
所以才要花很多時間討論
這下我開始懷疑我選錯學校了
為什麼我要花錢花時間上一堂我不需要的必修課
而且我在課堂上實在無聊的發慌
因為既沒有挑戰性又沒學到東西
只為了一個碩士學位嗎
也許我應該看看其他攝影專門學校的密集訓練課程
雖然沒有碩士學位
但是學到的技術比較紮實吧
This is a good point – 為何浪費資源在課堂上. 很訝異你寫信直接問老師,多數亞洲人應該沒勇氣這麼做的 🙂 老師的解釋跟我在看了你同學的照片之後的直覺一樣,你的同學的程度好像跟你差蠻多的,這樣子老師只好犧牲你,把課程進度遷就同學的程度囉.
在美國
要自己爭取權益
據理力爭
這是我來美國後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
我其實是先寫給系主任
結果系主任要我先去問老師
再跟他談
所以我才又寫信去問老師
我是因為不想等到週二
不然我是會直接去找老師當面談
我曾經寫信給加州州長戴維思 (阿諾前面那一個)
抱怨DMV的效率不彰
我跑了四趟DMV要求更正我的生日
結果寄來的駕照還是錯的
根本是擾民
後來DMV的主管寫信跟我道歉
接著寄來的駕照就是正確的
我在台灣就是班上最愛問問題的學生
而且常常和老師意見相左
倒也不是故意找麻煩
只是想法不同
而且我超討厭台灣老師那種權威教育
有很多我都覺得不配當老師
你就可以想見我在台灣念書的痛苦
在美國念書
我可開心了
雖然剛來美國的英文不好
要花很多時間念書寫作業
但是活潑的教學
而且被鼓勵問問題 發表意見
還是讓我上的很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