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娟:其實無所事事,也是享受生活

在朋友臉書上看到這篇 “張曼娟:其實無所事事,也是享受生活” 的文章, 看到不同朋友的留言, 讓我覺得有趣. 基本上分二派, 有家累的和單身的.

已婚有孩子的朋友基本上認為這樣的生活是不可能的, 只有單身的人才能這麼爽快過著 “無所事事, 享受生活”. 但是, 這是真的嗎?

文章中說,

“現代人常忘記一件事,我們之所以這麼努力工作,是為了要享受生活。可是我們常常本末倒置,變成為了要努力工作而犧牲掉我們的生活,覺得這件事浪費時間、那件事浪費時間。你坐在那邊,看著窗外,無所事事的喝杯茶,這也是生活對不對?但很多人連這種生活都不敢夢想,覺得太奢侈了。”

我覺得作者所要表達的, 是一種生活的心態. 給自己五分鐘喝杯茶放空, 或者做Meditation, 就算你有老公小孩, 應該也可以做的到啊, 只是你自己願不願意給自己這樣的時間做這樣的事. 多數人會覺得這就浪費了五分鐘, 但是, 這五分鐘真的是浪費嗎? 我覺得多數人並沒有好好照顧自己, 說好聽是把家人的需求放第一位, 但是, 如果你沒有照顧好自己, 不管是心靈上或身體上, 你如何去照顧家人呢?

這幾年我看了很多心靈成長和心理學的書, 有一些不斷出現的共同點, “你無法給別人你自己沒有的東西” 就是其中之一.

當你無法或不願意給自己五分鐘的時間放空或打坐靜心, 你也就不可能願意給別人這樣的時間去做這樣的事. 如果你無法給自己犯錯的機會, 你也無法接受別人犯錯. 如果你對自己沒耐心, 你也無法耐心對別人. 如果你不去照顧到自己的需求, 你也無法好好照顧到別人的需求而不抱怨. 換言之, 當你照顧好自己, 你打從心底的開心, 你自然就能帶給別人開心而不需要刻意做什麼, 或者你所做的一切變得甘願, 而且你的開心會去影響周遭的人.

這也是某種的同理心吧.

就像你如果沒有經歷過老公外遇, 離婚, 有憂鬱症, 你無法體會或理解對方的感受. 就像我沒有經歷過懷孕, 生產, 養育的事, 我永遠無法真正理解或體會.

其實她文章中提到許多事, 都是在幫助我們用不同角度去看事情, 例如加拿大的老人怎麼看待老年生活, 怎麼處理與孩子的關係, 怎麼讓自己把重心放回到自己身上, 光是這點, 很多台灣人就做不到, 放不下, 想不開啊.

過 “好的生活” 到底要多少錢才夠? 那就看你對 “好生活” 的定義是什麼.

有些人覺得隨便泡杯茶, 坐下來休息五分鐘, 就算好生活.

有些人覺得茶具要講究, 茶葉要頂級, 所以忙著工作賺錢去買好茶具和好茶葉, 卻捨不得給自己五分鐘享用, 因為覺得時間浪費了.

有些人覺得住豪宅, 開名車, 用名牌, 小孩上名校, 就算好生活. 但家裡空蕩, 家人關係緊張冷淡, 因為都只專注在努力賺錢/唸書上, 沒時間全家人坐下來吃頓飯, 聊一聊今天發生的事, 家就像個旅館, 只是晚上睡覺的地方, 家人之間的關係比室友還不如.

有些人覺得有的吃住, 家人健康, 每天可以和家人說笑, 感到那份親情, 就算好生活.

這些差異, 也不能說對錯好壞, 就是不同角度看事情罷了. 不過, 你是否有停下腳步, 抬頭看看, 你的生活是你要的嗎?

《夜·西西公主語錄.音樂》

*沒有一種人際關係能夠隱藏寂寞。所有的人際關係都如此的薄弱、脆弱。你在內心深處很清楚:即使你身在人群之中,你也是和一群陌生人在一起。對你自己來說,你也是個陌生人。—— 尼采

* 對自己好一點,那是會跟你在一起最久的人。 ​​​​——蔡康永 ​

*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盧梭

* 人生的質量不是與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間成正比,而是與我們享受到的快樂成正比。——梭羅

* 美好的將來不必宏偉而華麗,也不必是大跨步或飛越。絕大多數成長,其實是很多小步累積的結果;關鍵在於你的腳步不停。——丹•蘇利文《終身學習》

* 如何遇見不要緊,要緊的是,如何告別。有些人,沒有在一起,也好。當回憶時,心裡仍舊生出溫暖,那終究是一場「善緣」。——秋微《莫失莫忘》 ​​​​

* 我從來都無法得知,人們是究竟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我猜也許我們心上都有一個缺口,呼呼往靈魂里灌著寒風,我們急切需要一個正好形狀的心來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陽一樣完美正圓形,可是我心裡的缺口,或許恰恰是個歪歪扭扭的鋸齒形,你填不了。——毛姆 ​

* 人啊不必太渴求風光。因為沒有人可以風光一輩子,等那天你不紅了,總有大把人來說你淒涼,結果連你自己都覺得慘淡。—陳文茜

* 人有一種可怕的慾望,想窺探別人內心,傳遞自己的恐慌,為別人同自己一樣悲傷恐懼而感到安慰,想要操縱別人,在得知別人受到自己影響時的自鳴得意。這些都是難以啓齒的、我們心中的惡魔。—— 帕慕克 ​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