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愛護 (Self-Care), 是我們應該要為自己好好做的一件事, 健康的吃, 多喝水, 早早上床睡覺, 每天抽一點時間出來給自己獨處, 享受一首音樂, 喝一杯咖啡, 去散散步, 和朋友聊聊, 都是愛護自己的方式. 把自己的身心好好照顧尤其重要, 因為身心平衡的狀態, 免疫系統就很健康, 不容易生病, 也能保持自然的青春美麗, 因為是由內到外的美, 這不需要醫美, 也不用吃藥, 我覺得比物質的享受更重要, 雖然這種自我愛護是無形的, 是別人看不到. 今年的情人節, 不論你是單身或是已婚,

Be patient, be grateful, and open to taking each day as it comes. Do the little things that bring joy each day, and be fully present and engaged in each moment, there will be nothing to regret.
自我愛護 (Self-Care), 是我們應該要為自己好好做的一件事, 健康的吃, 多喝水, 早早上床睡覺, 每天抽一點時間出來給自己獨處, 享受一首音樂, 喝一杯咖啡, 去散散步, 和朋友聊聊, 都是愛護自己的方式. 把自己的身心好好照顧尤其重要, 因為身心平衡的狀態, 免疫系統就很健康, 不容易生病, 也能保持自然的青春美麗, 因為是由內到外的美, 這不需要醫美, 也不用吃藥, 我覺得比物質的享受更重要, 雖然這種自我愛護是無形的, 是別人看不到. 今年的情人節, 不論你是單身或是已婚,
其實這類的人,比想像中的要多啊!因為他們失去與自己內心情緒的連結,呈現無痛識感,認為自己狀況很好,但身體卻一直出現問題(受傷、生病)。 最近我遇到一位個案就有這個狀況,一開始的五十分鐘對話,他所說的都是頭腦、表面上、外界發生的事(財富、成就、耶穌在兒時曾造訪他、訴訟、身體健康狀況),我感覺到他的能量嚴重阻塞。 後來我問他,可以聊聊你跟親朋好友、同事主管的人際關係嗎?他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反應出他的遲疑,而且他不再滔滔不決的陳述,反而變成我在挖礦,我問一句,他答一句,而且答案簡短,輕描淡寫的。 他是一位五十幾歲的白人男性,在他告訴我他的人生故事後,我問他,你現在當下的第一個且最強烈的情緒是什麼?他說Happy。 我認真的看著他,心裡有說不出的複雜感受。我深呼吸一下,我知道,他的自我療癒之路,還沒真正開始。身體不斷出問題,其實是長時間負面情緒的累積、沒有得到釋放,而產生的結果。雖然這幾年他從西醫一路看到非主流的身心靈類別的療法,但全部都在外求,還沒真正往內心去看,因為那最困難,也是唯一的解決方式。沒有意識到自己和自己內心的失聯,就無法開始改變。 我讓他先趴著,放了一個中砵在他腰上,聽到缽聲很平,震動很淺,我一點都不意外。 然後我讓他翻身,再做Access Bars,平衡一下能量。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是我當天能做的,剩下的要看個案自己了。 ——————————————————————— 心裡有苦卻常常說不出口,也許你有著最難懂的D型人格特質 以往我們常常習慣將人格特質區分為A、B或C型人,根據每個人所表現出的性格,去推論他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人。例如較有野心、完美主義、比較缺乏耐心的人,通常被列為A型人格;而生活方式悠閒、心胸開朗、對工作和成敗得失感受較低的人,則屬於B型人格。但倘若你忍耐力較強、沉默寡言,長期屬於較壓抑狀態的類型,那麼會更偏向於C型人格。 What About Type D? 根據心理學家 Susan Krauss Whitbourne 指出,其實還有一種類型的人,他們常常忽略自己內在真實感受,時常感到焦慮和壓力,卻不善於表達情緒,也很難與人自然交談,與陌生人習慣保持距離,而這類型的人其實偏向於D型人格(D for Distressed),也由於過於壓抑的關係,所以比較容易會罹患心血管疾病。 你屬於D型人格嗎? 如果你不太確定自己是否屬於D型人格,可利用以下的評測做進一步的瞭解: 0=不符合 1=好像有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