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誠實

stay-single-until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會有些缺點,你知道這件事,因此你不是在追求完美的對象。可是愛情裡的不好,有時候卻不是要求對方要有多麼好,而是裡頭無法接受的差異,而這些落差已經造成了傷害。那些所謂的「傷害」,並不是指行為的暴力,而是落在心上的那一拳,是一句話、一個漠視,最後再也難以跨越。

然而,真要離開不適合的人仍是很難。你還是會覺得自己做不到。你不知道若現在不要了,還要等待多久?你也不知道,會不會再遇見另外一人?甚至是,你會懷疑他是不是其實就是自己所能遇到的最好的人了?每當放棄的念頭浮現時,這些話語都會像跑馬燈一樣,不斷閃過自己的腦海。所以你會要自己去接受,學著把他的不好當成是一種合理。不用他說服你什麼,你已經先找好理由入座。

或許愛情並沒有一定的準則可以依循,每個人對於好的定義也不相同,但不會變的卻是自己的感受。當你覺得被不理解了、被敷衍了或是被傷害了,就是一個警訊。也就是像是「其實他還是不錯」這句話,當需要一直這樣提醒著自己他的好的時候,往往剛好代表了他有多不好。

在沒有東西可依循的時候,請試著遵從自己的感受;在不知所措的時候,請安靜聆聽自己的聲音。要別人對自己負責前,你要先做到對自己負責

誰也無法保證會不會再遇到更好的人。 兩個人在一起時不能保障甚麼,一個人的時候也一樣,不管是單身或相戀,都各有各的難處,然而這不應該成為讓自己委屈的理由。愛情可以不管形式,只是可以確定的是,若老是傷著心,就不要想著以後會有多開心。愛情不是一種將就,兩個人在一起也不是一種湊合,與其兩個人在一起不開心,不如一個人時的歡欣。相愛的人不一定適合在一起,可是要處得好才可以一直愛下去。去找一個可以相處的人,一起好好過生活,而不是期待著有朝一日生活會變好

life-is-short

當我們不想維持關係時,對方的種種缺點就出現了

在《阿德勒教你面對人生困境》這本書裡,岸見一郎先生提到阿德勒博士的思想中,有所謂「因果關係的假象」。也就是,我們本來以為,某件事是促成某個現象的原因,但其實是先有目的才有原因。

「我們討厭某個人的時候,要列舉出許多原因並不難。例如,我討厭他優柔寡斷。但同樣的我,過去可能認為他是一個好相處、不會任意指使他人的人。又或者,我原本喜歡一個人是因為他做事井井有條,但後來可能又會嫌他老愛在小事上堅持。或者,以前覺得某個人不拘小節,後來卻覺得他太粗線條。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當我不想和那個人維持關係時(這才是找缺點真正的「目的」),我就不得不找出他的短處。這樣才能把不和他繼續維持關係這件事正當化。」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這種現象其實經常發生。這是一種合理化自己行為的做法,當事人常會藉著這樣的方式,自欺也欺人,然後自己也擋不住這樣的歷程,以致關係終至無法挽回。

所以平時要學習了解我們自己,就是別讓自己陷入某種慣性,最後是慣性主宰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自主意識被我們自己壓縮。

其實,人與人相處,有負向情緒產生,這是很正常的事。有負向情緒產生,大腦就會自動化地浮現,想要放棄關係的想法,這也很自然。只不過,接下來我們就要清楚覺察,然後用理性評估了。

像是,關係真的沒辦法維繫下去了嗎?對方的優點,全部被我們轉成缺點,這是合理的嗎?如果我們沒有藉此成長,學習關係要經營,自己的負面情緒要自己處理,那麼,遇到下一位,再下下一位,我們是不是都會重複同樣的歷程,然後把自己弄得遍體麟傷?

最後走到深處,常常會觸及到一個議題,就是我們覺得自己值不值得被愛。連我們自己都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那對方付出多少善意,都可能被我們懷疑。連我們自己都不懂得珍愛自己,那麼負面情緒就會在我們身邊打轉,如此,我們看出去的世界,就常常是灰蒙蒙一片而看不清。

自我成長的練習方式之一,阿德勒博士提醒我們,讓我們問自己:我們是不是「為了支持心中早就下好的結論,創造出某種情感或情緒」?

有些愛是因為自己放棄得太早,然而也有一些愛,則是離開得太晚,這是你最後才終於體悟到的事

兩個人在一起時常都是苦樂參半,再加上一點時間之後,就會叫人分不清好與壞,只剩下難以言喻,而這也是愛情裡的最難割捨。有時候離不開一個人,不是因為不甘心,也不是因為捨不得,而是對與錯會在相處裡模糊,會叫人加倍艱難去跟一個付出過感情的人畫清界線。這裡頭包含著更多的連自己都無法理解的部分,但你唯一確定的是,你並不希望傷害對方。

不傷害對方,成了你最強大的依據,所以你留下,所以你想辦法解決。只是你沒料到的是,你解題的方法最後竟然變成了是一種消耗自己,愈是努力就愈是感到受傷。只是、只是,愛情始終最要顧慮的都是愛,而不是傷害,我們無法保證對方可不可以愛自己,但至少要能做到對自己誠實

愛仍可以是解答,但卻不能給予保證,兩個人在一起,不是只跟愛有關,其中更有著合不合適。盡了全力之後就放過彼此吧!放過一個人配合/另一個人勉強的虛度、放過一個人奮力/另一個人空轉的消耗,這是愛的進階學習,它告訴你愛很重要,但也不要閉著眼睛去忽略問題。放手不一定都是壞事,一個人拖著另一個人的愛並無法擁有幸福。而在更多的時候,不傷害一個人的方法並不是指留下,而是離開。有時候先說分手不是無情,而是勇敢,也是一種對彼此最大的祝福。

親愛的,請相信你自己,做了許多努力。

在這些努力的過程,你總是想著對方還是沒有回頭、對方還是沒有肯定、對方還是不給回應,或是為什麼情況還是沒改變?你疑惑著是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所以沒能讓對方在乎你、同意你、關注,或是肯再多懂一點兒你的需要⋯

你沒看到自己一直以來的努力,也沒看到自己一直以來所做的去滿足、去給予。你總看到對方的拒絕,卻始終看不到自己的疲累與耗竭。

你已經夠努力了。如果努力那麼久卻無法達成目標或期待,或許,並非表示你不夠努力,而是你努力的方向及對象錯了

你能不再單靠著努力,面對人生,或許你會因此感受及看見,這人生還有你值得去體驗的生活,還有你值得去經歷的地方。

也許,人生除了「努力」之外,你需要學會的是「停下來」及「轉身」,去經驗更大的世界,去遇見真實的愛,去改變過去長期的「習慣」。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