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參展是2014年的事了, 展完後因故沒再繼續寫書法, 但是我跟張老師和師母都一直有聯絡. 停了三年, 終於在今年三月下定決心, 重頭開始學起, 這一次心很靜, 很甘願地學習, 結果好像也真的開竅得快一些. 我都自嘲說, 因為我是留級生, 同樣的東西學了二次, 沒有快點開竅好像有點傷心.
2007年張老師決定提前自台灣國防大學退職,移居灣區,定居之後貼近觀察,華人圈內確實藏龍臥虎,事業卓然有成者,更是不同領域的個中翹楚,然而,卻無法擺脫文化上的「異鄉人」,身寄如萍,飄泊的心靈,總是尋尋覓覓,企望追尋足以安頓身心的精神家園,「人無法選擇自然的故鄉,但可以選擇心靈的故鄉。」書法竟然成了大家心靈上共同的「桃花源」。
2009年「汲古書會」首展,由陶大哥(至真)領軍,參展者21人,作品近百幅,帶給大家巨大的鼓舞!尤其陶至真展出多幅精彩作品,在接受世界日報專訪時,他說:「很高興能在退休後,培養一種興趣,可以永無止盡的探索。」
2011年第二屆聯展,主題「墨池飛出北溟魚」,由謝勳主持,參展者明顯增加,作品水準更上層樓。尤以謝勳別開生面的「自書詩」,詩書交融,特別引人駐足流連。
2014年第三屆聯展,主題「醉墨」,由石大哥(龍生)擔綱,揮灑「醉墨」二字,參展32人,作品琳琅滿目,最難能可貴的是,多幅進階班會員的自運創作,各具特色,令人驚艶讃嘆!
2017年舉辦第四屆,主題「十年磨劍酬知己」,由廖大姐(文華)、高大姐(淑玲)攜手合作,精心策劃,參展31人,作品增至120幅,書風險峻恣肆之外,大有可觀!
學書首要得法,抉擇次第,循序漸進。楷書法度森嚴,筆法繁複,結體嚴整;隸書澀進,得樸拙之趣;篆貴婉轉通暢,百鍊鋼化為繞指柔;行書流便氣貫,草則恣肆奔放,筆方勢圓。各體相輔相成,練就「八面出鋒」,明察結體「真放在精微」,旦旦而學之,勤耕不輟進展神速,轉眼間,寒來暑往幾度春秋,就到了開花结果寫作品的階段。
每逢展覽季,受邀參展者無不如臨大敵 (而且是展覽一年多前就開始),戰戰兢兢,全力以赴,先確定書體內容,然後一而再、再而三,精益求精。有經驗的人,駕輕就熟,三五回合就達標。初次參展者,緊張、擔心自不在話下,卻十分珍惜絕佳學習、磨練的機會,卯足心力,從立春寫到立夏再寫到立秋,一次又一次地修正、重寫,終底於成!其中甘苦點滴心頭,不足為外人道也。然而,每次展覽結束的檢討會上,異口同聲的答案是 – 苦盡甘來!從中獲取寶貴的創作經驗,值!
這次是書會耕硯十年,特別精心編排出版 [書法作品專集] (展出現場可購買回家收藏),好好紀錄「汲古書會」在加州灣區長成的足跡,張老師非常期許「汲古書會」的親朋好友們,除了分享展廳滿目琳琅的作品之外,還有那沾滿髪絲、眼睫、衣襟,吹之不散的那幾縷墨韻清芬。
(張老師替每位參展學生, 手工所刻的印章)
看著之前跟我一起的同班同學, 如今都已經在寫草書和行書, 都很替他們高興. 這次31位學生參展, 從18歲到78歲, 初級班到高級班共120幅的作品的各種成果, 希望大家有空就來光臨指教. 想學書法的人, 請和張老師聯絡 408-771-2995.
Opening Reception: 6/3 (Saturday) 2:00pm
張老師的講座 – Understanding inherent aesthetic attributes/學書秘笈 – 內在審美規律: 6/11 from 2:00-5:00
展覽期間: 6/3-14 的 11:00-4:00.
地點: Silicon Valley Asian Art Center @ 3777 Stevens Creek Blvd, 4F, Santa Clara (Center Computer Building, near MacDonald), 車子可以停在大樓後面的停車場, 可以從大樓和車商中間的車道進去停車場, 或者從Saratoga Ave > Keystone Ave進去停車場.
題外話:
今年五月是張老師七十大壽, 師母是主謀, 兒子女兒媳婦女婿是策劃, 我們這一大票的學生是幫兇, 一起辦了一個秘密生日晚餐來驚喜一下壽星. 張老師還挺好騙的, 一位剛從杭州回來的學生, 說要請老師去看他拍回來的照片, 順便請老師吃頓飯, 就把老師騙走了. 我常常下課後留下來和老師泡茶聊天, 最愛聽老師講故事 – 講歷史故事, 講書法故事, 講他和師母的故事, 他們結婚五十年了, 看他們打情罵俏的樣子好可愛啊!!!
以下是老師驚嚇之後的回覆:
“大家好,
真是意外的驚喜與感動!原來只不過是「小小的生日」,沒想到,背地裡竟然有這麼「大大的陰謀」!在我平庸的人生與平淡的生活中,內心彷彿投下巨石,激起千層浪,生平第一次受到如此「嚴重」的款待!真有點消受不了大家的烈焰般的熱情,心上這一道深深的刻痕,簡直沒齒難忘,肯定!在歡笑聲中,欣賞各位精心設計的表演,我突然驚覺,才走過艱辛的哀樂中年,怎麼一步就跨進「古稀」之年?「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常圓」,意思是老天無情人滄桑。歲月無情,最宜寄懷於書法的有情天地,丹青(翰墨)不知老將至,側身「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自由王國」,譲我們𢹂手並進!真心感謝各位!且把「古稀」拋諸腦後,人生七十才開始呢!大家「挫嘞憚」(台語)!走着瞧! – 張梅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