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一位朋友週二因白血病過世, 他不過四十幾歲, 原本是老公玩音樂的夥伴, 二年多前被公司裁員後不久, 就因感冒老不好去檢查, 後來發現是白血病後開始化療, 奮鬥了二年多, 最後還是走了. 當我聽到消息時, 正巧才和做人壽保險的朋友Helen見完面回到家, 讓我不但起雞皮咯噠, 也讓我覺得我該認真考慮人壽保險的事情.
我以前在台灣的時候做過幾年人壽和產物保險, 所以對保險懂一點, 但是對現今美國這邊的人壽保險並不熟悉. 剛結婚的時候有意幫老公買保險, 老公總推說當時工作的科技公司有保而不願意自己再花錢買 (後來才知道老公公司有401K Match, 而老公也沒存401K), 那時的我剛來美國, 很多事都不太懂, 所以沒強求.
後來開始閱讀各式各樣的投資理財雜誌和電視節目後, 又跟老公重提保險一事, 這次就覺得老公很沒有危機意識和他大吵一架後, 自己上網跟AIG替他買了一個二十年定期死亡險, 算是給自己買個心安, 起碼萬一發生意外, 保險金可以支付房貸, 我不需要馬上急著籌款. 那時他三十七歲, 五十萬的二十年定期險, 年繳三百二十元; 如今四十四歲的他, 如果要再買同樣的保險, 年繳保費超過伍百塊, 壽險就是越老越貴.
我年輕的時候對保險不在意 (我開始做保險的時候不到二十歲), 一方面覺得反正我死了也領不到, 二方面覺得還年輕嘛. 一直等到結婚後年紀漸長, 開始有憂患意識, 加上現在夫妻二人自己出來開業工作, 不但醫療保險靠自己, 所有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的時候, 未雨綢繆是有必要的了. 雖然我們沒小孩, 但是有房貸/車貸/醫療保險/退休金/水電費/生活費要繳, 萬一我們其中一人掛了, 不但這些費用還是照樣要繳, 另外還有喪葬費用, 同時要調適失去另一半的痛, 這時候若有保險金可領, 真的可以減少在金錢上隨之而來的壓力.
朋友Helen Song在New York Life工作十三年了, 平常各自忙碌, 每年初都會收到彼此寄來的月曆. 這幾天去找她瞭解一下美國人壽保險的資訊, 我寫出來給大家參考, 若有人壽保險方面的問題, 請各位直接打電話請教她.
基本上美國的人壽保險分為二大類: Term (定期險) and Permanent (終身險).
Term Insurance (定期險) 又細分二種: Regular and Return of Premium Term Life Insurance. 這二種最大的差別在於: 前者在期限內沒死就沒了, 有點像Leaseing a car, 租約到期把車還回車公司, 你拍拍屁股走人. 後者是在期限內沒死的話, 它把所有你繳的保費退還給你, 你就是損失一點利息, 不過和現今銀行利息相比, 把錢拿來買保險可能比存在銀行划算些. (註一)
Permanent (終身險) 又細分三種: Whole Life (dividends), Universal Life (interest), and Variable Universal Life. 終身險是有Cash Value的, 而且我們遲早會死, 所以保險公司遲早要付錢, 因此比定期險貴.
定期險比終身險便宜很多, 是因為保險公司跟你的年紀在打賭. 對於經濟不甚寬裕的人來說, 是很好的選擇. 選擇二十年或三十年保期, 35-55 or 45-65歲這段時間正好是工作的黃金歲月, 多半人在這個年紀有房貸/車貸/助學貸款或小孩教育費用的壓力, 尤其家裡只靠老公一份薪水的家庭, 更需要替老公保險, 萬一老公發生意外, 家裡才不會馬上斷糧.
Helen在得知我買保險的目的, 是想在我們退休前的這段工作年紀得到最高的保障 (起碼要夠付貸款和短期內的生活費用), 死後有一筆錢付喪葬費用即可後, 建議我可以買七十五萬的三十年定期險 (年繳$2820), 搭配二十五萬的Whole Life 終身險 (年繳$4470, 繳十七年), 如此一來, 加上我們之前已經保的五十萬定期險, 在馬克44-57歲這段時間有一百五十萬的保障, 57-74歲這段時間有一百萬的保障, 過了74歲後還有二十五萬的保障 (依當時市值可能不夠支付那時的喪葬費).
我弟弟在台灣的國泰人壽做區主任, 他幫我計算過後的結果 (44歲男性), 台幣一千伍佰萬的終身險, 二十年繳期, 年繳台幣六十萬多一點, 同樣的年繳保費我可以在美國買一百萬美金的保額, 而且才繳十六年, 這下我才發現, 台灣的壽險比美國要貴一倍.
Helen也跟我分享她十三年來親身經歷過的故事. 她有客戶跑來跟她買保險的原因, 是因為身邊朋友被裁員後不久, 就意外身故或者檢查出來是癌症後沒幾個月就過世的, 都因為這樣才發覺需要買個保險給家人安心, 照顧善後.
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 如果你單身, 保險金可以給家人幫你處理善後; 如果你已婚, 保險金可以給你的另一半短暫的喘息; 如果你有孩子, 保險金可以讓她們繼續學業. 雖然自己活著可能用不到, 但是活著的人才是承擔痛苦的. 更何況, 保險金不課稅, 許多有錢人買高保額就是為了合法節稅, 用這樣的方式把錢留給下一代.
Helen跟我說, 如果有父母想替孩子保終身險 (孩子年輕, 保費很便宜), 美國的規定是, 父母一方必須有保險 (定期或終身均可, 在台灣的保險也算), 小孩的保額不得超過父母的保額, 以防止道德危險.
如果你有保險和個人理財相關的問題, 歡迎你直接去電或寫信給Helen Song (宋揚) 408-452-6134 通中文. (New York Life Insurance Company is #1 Top Performers: World's Most Admired Companies, according to FORTUNE 2010 Issue)
以下中文版保險文章提供你參考:
Download Life Insurance as a Mortgage Protector
Download Permanent Life Insurance
Download Takes Pressure Off Portfolio Chinese_1281639157084
Download Whole Life Improves Portfolios
註一: 如果你有一筆錢目前放在銀行裡生利息, 還不如考慮放在保險公司. Helen告訴我一個Program叫Asset Preserver, 假設你放五萬塊錢, 保險公司馬上給你四倍的保障, 也就是二十萬的Life Insurance 或 Long Term Care, 萬一你幾年後需要你的五萬塊, 你可以解約把錢拿回來, 有點像定存, 但比定存多一個實用的保障.
註二: 死前必備二十五種文件.
我們以前的life insurance就是跟著公司, 直到幾年前才特別去注意這件事. 跟公司的life insurance其實是每年保險公司都會調漲, 一旦離開公司, 那保險就沒了. 偏偏你又不知道何時會離開公司, 可能明天, 也可能60歲時. 待年紀大一點再去自己保, 那保費就貴得不得了, 那不如趁現在還不貴時先保. 所以, 我們現在也是自保.
關於保險, 我也跟朋友聊過, 每個人的看法還真不一樣. 有時覺得跟看法不同的人聊這, 感覺自己好像在賣保險似的.:P
保險這東西太無形
等到需要的時候才會知道重要性
通常又太晚
有趣的是 很多人有車險 買電腦有加買保固 攝影器材有保險
就是沒想到人壽保險
年輕單身的時候不會想太多
通常都是年紀漸長 結婚生子 責任增加後才開始想到
這時的保費又肯定比年輕時要貴很多
我們中國人對死和金錢太忌諱
所以許多人不喜歡討論保險和生前信託或遺囑
但是不討論不表示不會發生啊
我寧願趁我意志清醒的時候安排好
省下未來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