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使命: 認識自己

我很喜歡看她寫的文字, 因為年紀相仿, 也經歷過人生高低起伏, 有些領悟很共鳴. 而她這篇讀書心得摘要, 某些地方我有不太一樣的想法, 我覺得不是冷漠, 而是懂得選擇只管好自己的事, 消化屬於自己的情緒, 知道自己是誰, 想要什麼, 底線在哪; 不是凡事做最壞的打算, 而是知道自己無法控制一切, 只做自己願意做的程度, 坦然接受最後的結果; 不是不再輕信或是不再寄託希望, 而是懂得識人, 交付對方能夠承擔的希望或責任, 不干涉對方的做法, 接受對方的失誤; 不是堅信只有自己能幫自己, 而是知道別人沒有責任義務要幫你, 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和智慧去面對人生一切挑戰, 如果剛好有人伸手幫忙,

Miraval Resorts in Tucson, AZ

Carrie是我朋友圈裡非常懂得善用信用卡點數和飯店會員卡的高手, 她常常想教我, 但我腦筋簡單, 覺得那些實在太複雜了. 這次剛好Hyatt and Miraval Resorts 辦買一晚送一晚的活動 (Miraval是Hyatt旗下的), 如果你剛好也有Chase Preferred or Reserved Visa Card的點數, 也可以轉過去折抵. Carrie幾年下來累積不少Hyatt and Chase的點數, 託我倆都是愛玩又單身的福, 我這次搭順風車. Miraval Resorts 一共有三個地點

人生課題

看到朋友在臉書上寫了一些她的想法, 我有一點不同的體會, 想和大家分享. 我覺得並不是因為不在乎, 才不會受傷, 而是當自己能夠給自己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誰, 也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裡, 知道哪些是我的事, 哪些是別人的事, 哪些是老天的事之後, 可以勇敢放手去愛, 去面對可能會受傷的情況 (因為用築牆或戴盔甲的方式去愛, 能付出的和能得到的, 都有所限制或有所阻礙). 當自己很清楚的知道, 不論外在如何變動, 我都還保有自己, 我的自信和安全感出於自己的內心, 而不是來自外在或他人. 因此我可以全然去愛, 我可以很在乎這個人和這段感情, 我知道有可能會受傷, 但我也知道我有足夠的力量去面對和解決遇到的困難或傷害,

寵物死亡的痛

在美國的朋友, 大概都知道我對貓狗過敏, 但大家不知道的, 是這個過敏的背後其實有一個壓抑了近三十年的心理創傷. 在疫情發生之前, 我最後一次回台灣是2019年底, 有一天我媽遞給我一個鞋盒, 我心裡正納悶這是什麼的時候, 一打開發現裡面是我國中高中那時喜歡收藏的漂亮書籤/信紙卡片之類的東西, 還有一封信. 看著信封上註明 “悼歐弟 1992”, 我的眼淚就停不下來了. 那一年我18歲.  我隱約記得那天晚上大家坐在客廳看電視 (我們住巷子內的公寓一樓), 老爸回來, 還沒關大門就開紗門, 結果歐弟 (當時家裡養的博美狗) 突然跑出去, 結果我們還沒反應過來, 就聽到巷子裡汽車緊急煞車的聲音. 實際上的細節我不記得了

1 2 3 4